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山东 > 文章 当前位置: 山东 > 文章

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听听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时间:2021-03-12 14:18:05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未来。

  从“天问”探火到北斗组网,从“嫦娥”奔月到万米深潜……过去五年,中国科技创新成就非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居到2020年的第14位。今年的全国两会,“创新”依然是一个高频词。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中还存在哪些阻碍创新的地方?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起点,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如何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这些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别让科研人员成为“超级业务员”

  创新实践需要政策支撑,创新动力需要政策激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有效释放了创新活力。

  但在实践中,不少代表委员发现,阻碍人才创新活力的“梗阻”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破除。

  人才评价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认为,现行的人才评价机制操之过急,容易导致科研人员跟风去做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很难沉下心来勇闯创新“无人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使科研人员“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赵宇亮深表赞同。“中国研发人员总量在2013年就已超过美国,稳居世界第一位,做到世界科技领先并非艰难之事。但是,这需要国家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科学研究环境,保障一批志存高远的创造者能够安心静心、专心精心地从事科技创新工作。比如对基础研究人才,需要我们有更长远的眼光,以5年为周期进行考核评价,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引导人才甘坐‘冷板凳’,潜心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科技创新人才有思想、有个性,最讲究公平。因此,必须构建可量化、能服众的人才评价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工程专家许波表示。

  近年来,航天科工集团逐步建立了以正向激励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业绩贡献、成果论文、工作经历等五大积分板块为内容的人才综合积分指标体系,并成功应用在职称评审、两地分居指标分配等领域,有力激发了专业技术人才投身技术攻关、矢志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破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意味着向用人主体放权的步子要迈得再大一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集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就要持续调动激发用人主体特别是企业的用才活力,使企业始终走在人才工作第一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深有体会。

  作为世界制造之都,东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激发企业人才活力,不断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和技能人才之都。梁维东举例,近年来,东莞以强化企业评价主体地位为方向,深化人才评审放管服改革,先后向8个行业学(协)会和3个新型研发平台下放职称自主评审权,评审人才8282名。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实施企业自主评定技能人才试点,去年13家企业顺利通过验收,评定技能人才227名,受到企业和人才的热烈欢迎。

  只有实实在在为人才松绑,才能让人才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中去。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在调研中发现了许多科研人员的烦恼,填不完的表格、编不完的预算、“没法用”的经费、走形式的验收……“科研人员工作负担重、对科研环境满意度不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非学术’压力大。”

  为此,他呼吁以更大力度为科研人员松绑、减压,坚持“以科学家为中心”,不让科研人员变成“超级业务员”,忙于迎来送往、拉项目找课题。实施无感精准管理,营造包容、鼓励创新的市场和法治、政策环境,不搞贴身紧盯,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大环境上,国家这几年下的工夫比较多,但落实上仍存在‘中梗阻’,操作起来比较滞后。”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举例,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兼职兼薪和技术入股等,但真正能够落实的很少,很多单位畏首畏尾不敢用。“政策落实情况应该及时统计,为什么落实不下去要进行调研。”

  敢于压担子、给舞台

  “你卡脖子,我就挺起腰杆子!”筹备7年,建设8年,苏权科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满怀热情地投身于这一超级工程,从年富力强一直干到两鬓斑白。“面对一个个技术难题,我们大胆放手,给年轻人‘压担子’,由小组带头人召集大家合力攻关。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当时的青年人才很快成长起来。”苏权科自豪地说。

  人才用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对创新人才来说,只有提供优质的创新条件和发展环境,充分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才能更好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围绕港珠澳大桥建设,100多家科研单位研究制定了63本技术标准,获得了600多项专利,拿下了一项项在外界看来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也培养、锻炼了上千名工程技术顶尖人才、跨界项目管理人才。“后来只要听说是港珠澳大桥出来的,很多单位都大胆使用。香港的海底隧道、深中通道跨海工程,甚至巴拿马运河、美国、挪威的多项跨海桥梁建设中,都有大桥人在做总工程师或技术骨干。”苏权科说。

  “英雄不论出处,能者尽展其才。”坚持创新驱动、建设科技强国,迫切呼唤一批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科研人才和技术能手。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单纯以职称高低、论文数量、“帽子”大小论英雄,使得一些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因资格资历限制而与科研无缘,严重阻碍了创新活力的迸发。

  近年来,随着“揭榜挂帅”机制的探索和推行,越来越多创新人才的积极性被极大激发。疫情期间,这一攻关机制更是为我国疫苗研发立下了汗马功劳。与此相似,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宁夏区委会主委冀永强在一份提案中提出,推行“科研悬赏制”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冀永强认为,悬赏制能让创新主体各展其能、竞相争夺,促进科研活动从“找项目”“拼关系”转向“拼能力”“拼创意”,并且,这种从提出难题、科研创新到实践应用的“一条龙”模式,让创新活动与生产实践无缝衔接,能有效提升科研创新成果的质量和应用效益。

  广袤基层是人才创新创业最广阔的舞台。今年两会的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草原站农技推广研究员郭艳玲,分享了当地土豆种子从论斤卖到论粒卖转变的小故事。她说,正是有一大批沉得下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日晒、住得惯草棚、喝得惯凉水的“泥腿子”,为农牧民、农牧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助推农牧民脱贫奔小康。

  面对乡村振兴的重大使命,身为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郭艳玲激动地表示,将和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道,脚踩泥土,继续奋战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力争让农牧民用更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营造敬才重才社会氛围

  2015年1月9日,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科院院士、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获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总书记弯下腰,向坐在轮椅上的科学家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习近平总书记礼遇老一辈科学家的画面,至今仍留在广大科技创新人才心中。

  只有在敬才重才的社会氛围中,创新活力才能竞相迸发,聪明才智才会充分涌流。

  “让创造知识、价值的人更有价值!”连续几年的两会,赵宇亮都发出了这样的呼吁。他建议,落实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大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研人员的激励。

  “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同向发力,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许波建议,一方面,绩效薪酬分配要更多向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一线技术攻关人才倾斜,另一方面,鼓励设置多层次的荣誉奖励,在各个层面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让科技工作者成为人人向往、受人尊敬的崇高职业。

  “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全国人大代表、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艺师侯漫路深受鼓舞和启发。她提出,“将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典型事例写入课本,让它们进入课堂,从小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引导。”

  创新的路途充满未知、布满荆棘,侯漫路对此深有感触。“创新就是大胆尝试,难免会出错,在鼓励创新的道路上,宽容失败同样重要。”她同时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包容失误的良好氛围,为敢于创新的人才卸下心理包袱,并做好技术讨论等,帮助创新人才不断改进提升。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以更精准的公共资源供给留住人才,以更贴心的优质服务稳定人才”,在不同场合,梁维东反复强调,东莞要优化人才服务、构建良好创新生态。

  为此,东莞支持优质企业通过自建配套房、集中承租房等方式解决人才住房问题,并实施安居房工程,筹集人才安居房2.2万套。针对人才子女入学难题,每年提供不少于1万个公办或购买服务民办学校的学位,专项用于保障人才子女入学,并向大型骨干企业、重特大项目、龙头企业等直接分配入学指标。企业还可以推荐急需骨干人才入户。连续7年实施市镇两级领导干部“点对点”“面对面”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良好的人才生态带来了明显的工作成效,目前东莞全市人才总量超过235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15.6万人,是2015年的2倍,其中,省创新科研团队38个,居广东省地级市第一。

  漫漫征途,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只有继续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为广大人才提供更优的创新生态和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才能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大展其长,才能阔步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梁维东说。

上一篇: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下一篇:刘家义: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