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四川 > 文章 当前位置: 四川 > 文章

如何建设创新人才聚集高地?四川省委人才工作会与会人员热议人才“引育留用”

时间:2022-01-09 13:43:27    点击: 次   来源:四川人才工作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过去是人才‘支撑发展’,现在是人才‘引领发展。”“过去,企业选址看税收等政策,现在更关注有没有人才。”“人才工作,动作慢了、力度小了,就会败下阵来。”


12月30日,四川省委人才工作会分组讨论的现场,不少与会人员提到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对四川而言,这样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尤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现这一目标,四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型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为此,此次四川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再次明确目标——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聚集高地。

如何建?与会人员展开热议。

1.jpg

引才

要先为人才建好用武之地

12月23日,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科学城举行成都分院新园区入住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王嘉图看来,这片中科院在西部地区最大规模的集聚园区,将成为汇聚人才、成就事业的平台。

四川靠什么吸引人才?众多与会者都提到了“事业发展平台”这一要素。

同样在12月23日,天府永兴实验室揭牌。张远航、贺克斌、许唯临等9位国内外院士成为实验室首批领军人才。“这样的实验室就是碳中和领域创新人才聚集的高地。”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品华表示,想要集聚更多战略性、引领性人才到四川发展,国家大科学装置、高能级平台等创新平台是重要依托。“说的通俗点,就是要让人才来了有施展才华的地方。”

杨品华介绍,目前,我省正在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四川基地、天府实验室、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将成为集聚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

科研资源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依托。对此,凉山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晓博深有感触,“不止大城市才会吸引高层级人次,位于深山的锦屏实验室同样吸引了人才的目光。”

刘晓博表示,凉山的发展相对滞后,但引育人才是实现跨越追赶、弯道超车的有力举措,关键是要将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吸引人才的创新优势。

“凉山州的清洁能源丰富,水能光能风能占到了全省的三分之一强,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有集聚创新人才的科研资源优势;同时,凉山提出,要将安宁河谷建设成为中国农业硅谷,也有望吸引农业创新人才聚集。”刘晓博表示,目前,凉山需要做的就是把各项基础事业建好,积极和高校国企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让人才来了有用武之地。

2.jpg

育才

自主培养留得下用得好的人才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聚集高地,除了引才,“自主培养”也是重要途径。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在人才自主培养方面,要有效调动高校和用人主体两个积极性,特别是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自主培养主阵地作用,涵养创新人才“蓄水池”。

在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琦看来,高校要通过新的学科或者是新的科研方向布局,实现人才梯队的合理布局。

“举个例子,目前,成都理工大学在研究地质灾害领域方面位居全国甚至全球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拓展延伸到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警等其他分支领域,在加固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不断增加新的学科,以此培养更多的人才。”黄琦表示,目前,仅地质灾害学科类大小分支已有十几个团队从事研究工作,其中不乏柔性引进的院士专家等。

瞄准青年群体,培养后备力量。王嘉图介绍,近年来,中科院成都分院实施了“青年研究员”制度,选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重大项目负责人,给任务、压担子、助成长,对拔尖人才开辟绿色晋升通道,突破任职年限、岗位指标等限制,享受研究员同等待遇。2021年,中科院成都分院1000万以上科研项目有58个,4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任首席占比达32%。

为一方发展培养留得下、用得好的人才,不少与会者也提到了“产教融合”的关键作用。

“三线建设时期,自贡建设了现在的四川轻化工大学。以前,是为传统工业培养人才,现在,在学科建设方面也有侧重。”自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云介绍,把产业发展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自贡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共建了彩灯学院,设置彩灯专业,构建了彩灯产业人才培育体系,助推自贡“彩灯+”“+彩灯”跨界融合发展,推动灯会从传统灯展向夜消费场景供应商转变,从节庆灯会向常态化主题灯会转变。“目前,为配合自贡无人机产业发展及通用航空园区建设,我们也正在推进相关的学科建设工作。”

“产教融合”发展,宜宾市也在积极探索。“我们成立了全省唯一的市委人才工作局以及市大学城科创城建设服务局,通过几年建设,办学高校从2016年的两所增加到现在的12所;在校大学生从2.5万人增加到来8万人,形成人才助推产业发展、产业催生人才涌流的良性循环。”宜宾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静表示。(来源:川观新闻)



上一篇: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区域布局,加快构建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下一篇:“破四唯”“树新标”,深化改革激发活力,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推荐阅读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